吃剩菜會中毒?隔夜便當安全嗎?

剩菜、隔夜菜到底該怎麼處理,似乎是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,上班一族
帶隔夜菜便當出門吃的比例也不在少數,甚至有民眾擔心加熱隔夜菜會導致亞硝酸鹽,因此隔夜菜拿出冰箱後只退冰、冷菜直接吃,不會出問題嗎?隔夜便當到底可以放多久呢?

其實人體攝取大量亞硝酸鹽才會真正致病的,反而是要擔心冰箱的溫度不夠低,造成微生物汙染冰箱裡的飯菜,才是更大的問題所在,輕則引起腸胃炎,重則導致食物中毒,甚至引發敗血症。若是要食用剩菜、隔夜菜,至少要用70℃高溫徹底加熱,才能殺死細菌

怎樣才比較安全?

1. 剩菜一定要放冰箱保存,因為冰箱溫度約4℃左右,可以抑制細菌生長,且烹調好的食物與剩菜應該在2小時,或更短的時間內即放入冷藏。

2. 若是要食用,應用至少70℃徹底加熱,但若是食物已經腐敗,就不應繼續食用。

所謂的食物中毒,就是吃下大量引發中毒的致病菌,造成身體不適,如上吐下瀉,甚至脫水、休克。致病菌大量繁殖,需具備溫度、水分和營養3大要件。多數食物本身含有水分、營養,要避免食物中毒,關鍵在溫度。

隔夜便當到底可以放多久?

如果真的要吃,剩菜最多隔天就要吃完,反覆加熱會破壞營養成分,建議若是要帶便當,最好一開始先行分裝,避免口水汙染食物,或是以公筷母匙的方式減少汙染機會。食物趁新鮮吃比較好

 

如何避免食物中毒?

烹調好的食物,放在室溫超過2小時就會開始產生細菌,較炎熱的室溫,甚至縮短為1小時。肉眼無法辨識這些病原菌,有些甚至連聞都聞不出來,等到吃下肚,才會察覺有異狀。

「有些食物在放入冰箱之前,就已經被污染,」微生物學家卡塞洛(Andrea Casero)說,廚房的海綿、抹布、刀具、砧板,食物容器和冰箱,因為清潔不當,容易成為細菌溫床。烹調食材時,沒把手徹底洗乾淨,也讓食物暴露在細菌污染的威脅裡。「最好每隔1~2週,就要更換廚房用品、並清理環境。」

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克羅斯比(Guy Crosby)則指出,掌握以下原則,剩菜也能吃得很健康:

1. 保存食物的溫度,冷藏的溫度在5℃以下,保溫則在60℃以上。

2. 食物裝在清洗乾淨的乾燥密封容器裡,以隔絕氧氣對微生物的作用。

3. 熱食降溫到50℃或60℃,相當於有點熱的手感,就能放入冰箱,且最好標示冷藏日期。

4. 如果確定會存放較久,直接冷凍比較保險。

5. 剩菜要充分加熱,一次就食用完畢。

6. 較大分量的滷肉、咖哩、湯品,可分裝成小份量進冷藏或冷凍,避免反覆加熱加速食物腐敗。

其實人體本來就具有避免食物中毒的保護功能,平常多吃蔬果、堅果、規律運動,可以增強免疫系統。萬一不小心吃到壞掉的食物,身體能有一定能力防禦細菌的攻擊。

分享給朋友
daddycookhk@gmail.com

About daddycook

你們好歡迎嚟到這個網站,這裏能夠分享你們的生活事情!
View all posts by daddycook →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