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只用一點點的油, 就可以做到一個好味嘅炸雞髀炸薯條,感覺好像特別健康」近年來,因為健康意識抬頭,大家煮煎炸食物的時候,會因為氣炸鍋標榜不需油炸,也能做到香脆效果,所以大家都轉用了氣炸鍋處理食物,氣炸鍋在現今社會已經越來越流行。
的確,以傳統方法油炸薯條、炸雞腿,一次可能需要很多油,才能炸出酥脆的口感及香味;若是利用氣炸鍋烹調的炸物,只需要一茶匙不到的油,而富含脂肪的食材,甚至不需用到一滴油,就能製作出脂肪與熱量遠低於油炸,但口感與風味非常雷同的炸物。
氣炸鍋真的那麼健康嗎?
利用氣炸鍋烹調出來的食物,真的那麼健康嗎?先從氣炸鍋的原理談起。,氣炸鍋的烹調原理與焗爐差不多,是利用內建在鍋子的加熱器,產生高溫對流的熱風,在極高溫的壓力下,將食物本身的油脂及水分溶出,使食物變熟、變脆。也就是說,譬如帶皮的雞腿、雞翅、雞塊等,真的一滴油都不用放,就能產生油炸酥脆的口感,這也是氣炸鍋最大的優點:「有助減少油脂攝取」。氣炸鍋是靠食物本身的油,來產生油氣循環,使得成品帶有與油炸物相似的酥脆口感。
氣炸鍋降低的確有助於減少與油脂攝取過度的疾病風險。市面上一隻油炸雞腿的含油量約20克,高達200大卡的熱量;但同重量的氣炸雞腿,含油量僅有5克,約45大卡,相差4.5倍之多,也難怪氣炸鍋如此受到大眾的喜愛。
其實用氣炸鍋也需要加油!
想做出有如油炸的口感,其實食材本身也需要有一定的油分, 本身含的油脂量高,譬如鮭魚、帶皮肉類,的確一滴油都不用;倘若烹調的食物本身含的油脂不夠,或是根本不含油,譬如蔬食料理,仍需要刷點油,才能烹調出類似油炸的效果。
氣炸鍋的健康3隱憂
氣炸鍋的確可以讓食用油的量減少,看似對人體比較健康,但別忘了,任何食物經過高溫烹煮,除了營養素流失之外,也會產生有毒物質,吃下肚同樣不利健康,尤其是「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」、「雜環胺」、「丙烯醯胺」等致癌物質。以下帶大家看三大營養素,若經過高溫烹煮後,衍生出的有害物質對健康的影響:
1.脂肪:脂肪溫度超過200℃,會產生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中的「苯駢芘」,研究證實,與肺癌、乳腺癌、膀胱癌和消化道癌症有關。
2.蛋白質:肉類在高於150℃的溫度烹調時,蛋白質會變性為「雜環胺」,臨床研究顯示,長期大量攝食的話,可能增加大腸癌、乳癌等之發生機率。
3.澱粉:澱粉含量高的食物,如馬鈴薯、番薯,或是油炸的麵衣,經過130℃高溫烹煮,會產生「丙烯醯胺」,同樣在動物實驗被證實具致癌性。
既然我們了解3大營養素劣化的溫度,在使用氣炸鍋時,就得注意溫度調整,同時也要使用抽油煙機才正確。若調理的食物是澱粉類,儘量不要超過130℃,才能避免食物焦化,因為當食材出現焦狀,就代表已產生有害物質。
適合烹煮肉類及澱粉類
任何食物只要經過烹煮,營養素多少都會流失,而氣炸鍋因為烹調溫度較高、時間長,適合用來取代油炸食物,尤其是料理帶脂肪的肉類及食物,譬如帶皮雞腿、雞胸肉、雞翅、雞塊、鮭魚、鱈魚、虱目魚、蝦子、起士、加工料理(如貢丸、甜不辣)等,這些食物就建議不需額外加油了,另外,譬如薯條、地瓜等也適合。
蔬果料理就不建議了,蔬果仍以低溫炒或汆燙為佳,因為高溫可能會使蔬果中的維生素C及水溶性維生素流失,而影響吃下肚的營養成分。
雖然氣炸鍋是非常方便的”料理神器”但終究是透過高溫烹煮出的產物,並不會比燉煮等其他烹調方式健康。
氣炸鍋使用小貼士
氣炸鍋使用後,一定要清洗乾淨,因殘留在底部的油脂及食物殘渣,如果經過反覆高溫烹煮,仍會產生致癌物。而且要注意氣炸鍋使用一段時間之後,須檢視洩壓裝置是否正常。至於料理食材的體積則以不超過鍋具空間的1/3或1/2為佳,以免有安全疑慮。另外,料理食材完成後,因為仍處於高壓狀態,不要立刻打開,稍待冷卻再打開比較安全。
徵 喜歡創作美食 ,分享生活資訊的你



